据报道,日本的电子战和雷达专家已经获得印度政府批准,允许进入境内检查中国霹雳-15超视距空空导弹的残骸,此举可能会对整个印太地区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这枚残骸是在印度北部发现的。
本文是新加坡《亚洲防务安全》于2025年8月6日发布的一篇分析文章,由本人翻译、编辑并分享给大家。需要说明的是,翻译此文章只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在分析从我国网络平台流出的照片后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观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据印度国防媒体消息人士称,此次访问为不结盟地区大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仔细观察中国严格保密的先进导弹技术之一。防务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的目标十分明确:深入了解中国先进的导弹架构,特别是导引头算法、数据链加密和抗干扰等关键技术。
展开剩余81%导引头算法,常被称为导弹的大脑,是霹雳-15在高度干扰的空战环境中具备识别、跟踪并锁定目标能力的核心。霹雳-15配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导引头,能够精准区分敌机与红外干扰弹、箔条等诱饵目标。
如果没有强大的加密和低功率信息传输协议,这些数据链非常容易受到电子拦截、干扰或欺骗攻击,这在现代网络中心战中属于不可接受的风险。霹雳-15的加密数据链能够抵御网络和电子战干扰,并结合跳频、扩频通信和电子对抗技术,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稳定运作。
霹雳-15还集成了主动和被动电子对抗系统,能够抵御敌方平台的雷达干扰、目标欺骗和干扰自导战术。部分评估报告指出,霹雳-15可能还集成了抗干扰惯性导航系统,甚至可能具备红外末段导引的双模导引头,在对抗传统与隐身战斗机时更具威胁。
这些能力使霹雳-15超越传统空空导弹范畴,成为中国主导电子战空间、改写空战规则的战略象征。在第五代空战时代,电磁频谱优势决定胜负,霹雳-15在空中打击力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对那些使用中制战斗机的国家(如巴基斯坦)而言意义重大。
目前,巴基斯坦是唯一采购出口型霹雳-15E的国家,并在近期与印度空军的交战中使用了这款导弹,声称击落了6架敌机,包括3架“阵风”、1架幻影2000、1架苏-30MKI和1架米格-29UPG。
虽然这些战果主要归功于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斗机,但同样搭载霹雳-15E的JF-17 Block 3也发挥了辅助作用,展示了这款导弹在不同平台上的高度兼容性。
虽然上述战果尚未得到独立证实,但毋庸置疑的是,印度确实在多个地点回收到了多枚比较完整的霹雳-15残骸。目前,这些残骸正在成为印度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取证研究的重点,被情报机构视为解锁中国导弹技术奥秘的“金矿”。
有媒体报道称,西方情报联盟“五眼”对这些残骸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争取研究机会。法国和日本也正在通过双边渠道与印度接触,意图对这些残骸进行技术参数测绘并进行逆向工程研发对抗措施。
对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美国国防情报局等机构而言,能够分析霹雳-15的残骸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机会。取证分析的重点预计将包括:雷达导引头的工作频段、波形特性、数据链的安全协议、推进剂的化学成分,以及是否存在外国零件。
对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欧洲导弹集团等西方国防承包商来说,从这些导弹残骸中获取的信息可能会催生出新一代拦截武器和电子战系统,专门用于对抗与霹雳-15同级别的威胁。
归根结底,这不仅仅是一次战场考古,更是亚洲军备竞赛加速背景下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正重塑地区空中力量格局,并重新定义未来空战的方向。从霹雳-15残骸中提取的数据,可以直接推动F-35、“台风”和“阵风”等西方平台的对抗系统升级。
发布于:河南省十倍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